行业动态
PRODUCT CENTER
获取报价业务热线
400-880-5582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杭州市2020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2550.66万平方米

发布时间:2021/03/02 点击量: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建设领域“六稳”“六保”目标,高标准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战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域美丽深度融合,杭州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统筹落实。统筹指挥“八组两班”开展防疫物资保障、人员排查监测、数据信息畅通、复工督导服务、建材协调保障五大战“疫”行动,确保全行业疫情防控措施精准到位。推动行业复工复产。至3月底,在建工程3562个全部复工,40余万务工人员使用“工地码”线上报备,105家混凝土企业和20家砂浆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建筑工地未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出台疫情防控支持建筑业发展政策,开展城建干部“三走进三对标”活动,解决难题456个。退还、缓交民工工资保证金4.77亿元,免交投标保证金156.69亿元,增加建筑企业流动现金约6.82亿元。下沉一线纾困解难。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做好“三服务”。筹集、调拨建筑工地防疫物资10余吨,防疫捐款11.58万元,帮助转塘街道五云社区监测居民体温超4000人次,赴转塘街道、富春江镇、大洋镇走访服务企业(村社)272家次。
 
二、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步伐加快。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路网方面,快速路建成艮山东路(同协路-东湖立交)高架等6个项目约36公里,开工建设彭埠互通改建等7个项目约46公里,续建文一西路等23个项目约149公里,完成投资251亿元。开通香积寺路隧道等主次干道10.81公里,建成支小路13.55公里,过街设施3个,港湾式公交车站10个。滚动实施76条(段)77公里地铁沿线道路整治。供排水方面,千岛湖供水工程城北线通水,江南线山岭段洞通,实现江北区域原水供应全覆盖。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8座,开工9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6.5万吨/日。“地埋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杭州模式在全省推广。电力设施方面,推动海潮变等“入公建”试点项目建设。攻坚城东区域电力“上改下”,建成九环路、八堡路、九沙大道等电力隧道。投产输变电工程36项,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等省市重大工程的220千伏全丰变按期投运。停车场库方面,全市新增停车位101567个,其中公共停车位12888个。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166个。大城北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完成运河新城、杭钢新城、康桥单元控规调整批复,实施建设项目308个,其中开工76项、续建165项、完工67项。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一期、杭钢遗址公园14号地块等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加大。新增地下空间78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涌现出一批精品典型项目。地下管廊完工11.598公里、开工14.62公里。通过第二批国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验收并获得1.2亿元中央财政奖励。德胜路地下综合管廊获得全省首本地下综合管廊不动产权证书。
 
三、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创新示范。旧改实事圆满完成。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2个,近15万户住户受益。盘活机关、企事业单位资产86处,约2.7万平方米存量用房补足配套服务。回迁安置加速推进。安置房项目开工502万平方米、竣工387万平方米,配套设施项目开工115个,回迁安置13386户。产权初始登记133个,完成安置房调拨8.23万平方米。列入省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超额完成。美丽城镇建设全省领先。探索集群化建设试点、“乡村小脑”集成化平台系统等创新实践,实施“一库三师”制度。累计实施项目1941个,完成投资约567亿元,17个镇街被评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数量居全省第一。河道综保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实施河道建设项目24个23.14公里,完成投资3.17亿元。海绵项目开工110个,完工110个。615平方公里建成区中25%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无违建创建”腾出空间。拆除违建936万平方米,三改939.5万平方米,完成小微企业专项整治890宗、66.7万平方米。西湖区、建德市创成省级“无违建”区(县、市),省级“无违建”县(市、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动态清零。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854户,2020年9月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农村建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落实“三带图四到场”机制,开展村庄与农房设计融合试点,推广使用农房建设智慧系统,实现百姓建房审批“跑零次”。全年高标准完成农房建设8649户,新增轻钢结构农房4.6万平方米。完成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验收16个,市级35个,其中7个被评为省级优秀。农污处理终端扩能增效。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2626个,覆盖行政村894个,30吨以上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262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三年计划圆满收官,累计提升改造6316个,30吨以上终端标化运维全覆盖。精品绿道连片成网。新建改造绿道597公里,打通上塘河石祥路西侧等绿道断点。举办绿道毅行大型活动,推广100个精品线路,实现绿道高德智能辅助查询。
 
五、城建领域改革克难攻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新突破。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11个工作日。新建工程水气接入优化为“102”标准。除特殊项目以外的一般工业企业建设工程项目取消施工图联审。工业项目(除创新型工业项目外)上线“亲清在线”平台“在线许可”板块,实现开工前9.5小时审批,联合验收时限由26个工作日缩至3个工作日。水务一体化改革有新成果。拟定并推动出台《关于推进杭州市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提前完成主城区与滨江、萧山、余杭、富阳、临安的水务一体化改革任务,杭州水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招投标体制改革有新进展。启用全市统一的“杭州招投标行政监管平台”和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在设计招标中试行“评定分离”,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加快评标专家全市域共享。2902个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标,其中180个项目远程异地评标。住建部推广杭州招投标管理“一盘棋”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有新动向。38种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启用告知承诺制,占市级资质审批类别90%以上。启用三级及以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电子证书,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办理实现“即时办”“跑零次”。
 
六、行业转型升级焕发活力。促投资保增长作用发挥明显。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24.57亿元,同比增长7.6%。房地产行业预计完成投资额约3575亿元,同比增长5.3%。勘察设计行业全年总产值预计达1751.3亿元,同比增长6.1%。绿色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完成绿色节能审查项目780个,其中高星级绿色建筑470项,面积占比达到69%。完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建设46个308.3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国重点城市任务。160个项目被立为市建设科研项目,47个项目被立为省建设厅科研项目,68项工法被评为省级工法。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324个,总建筑面积2550.66万平方米。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启动“新城建”试点,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市建委政府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全国重点城市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等重点任务,5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跑零次,30个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98%,即办率93%。33个政务服务2.0事项全面上线,互联网+监管事项实现认领率、实施清单编制率、覆盖率三个100%。“杭州市混凝土动态监控平台”顺利运行,实现城市大脑“混凝土全链条管理”应用场景。
 
七、城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全域防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积极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监管作用。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开展建筑工地及周边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和建筑工地环境秩序治理行动,在建工地环境面貌持续改善。30个工程被评选为“钱江杯”优质工程。积极履行消防审验职责。在全省率先出台《杭州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指南》,编制完成《杭州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技术导则》《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消防验收导则》,完成消防设计审查1269项,消防验收783项,消防验收备案2933项。完成地铁六条线路108座站点消防验收、铁路西站大型枢纽等特殊项目消防设计评审,提前做好亚运场馆等重大工程消防专项检查服务。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修订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法定程序制发和备案规范性文件14件,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法制审查211件。完成《居配条例》执法迎检。全面启动新一轮规划编制、城市体检。制定建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开展14个子项规划编制,形成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按照住建部城市体检总体部署,构建9大类、61项杭州指标体系,搭建城市体检信息化平台,精准查找城市建设短板。稳妥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围绕精简高效原则,理顺事业单位三定职责、机构编制和经费类型,直属单位由17家整合为8家,546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顺利转隶并完成职级转任。
 
八、党建引领保障事业发展。行业系统党建提质增效。在4000多个项目上实施项目党建,开展“我为亚运当先锋”主题活动。积极推进市区两级党建联建、“双百”结对活动,实施“百名干部破百题”行动,124名党员认领解决实际问题119个。《聚焦精准破难,争当“城建先锋”》获评全市行业系统党建引领助力“两战全胜”十佳案例。评选出“最强支部”38个,实现用3年时间创建110个行业系统“最强支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健全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全链条,深化“导师+年轻干部+项目”模式,开展城建干部素质提升行动。1名干部获评“杭州市担当作为好干部”,1名干部获评“杭州市十佳公务员”,1名干部获评“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完成8362人建设工程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同比增长12%。宣传意识形态阵地巩固壮大。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八纳入四报告两研究”要求。组织“2+4+N”系列宣传,主流媒体刊发新闻稿件549次,开展决胜小康城建力量主题展。做强“杭州建设”自媒体,发布原创信息593条,粉丝量增至20.5万人。评选产生2020年度最美建设人(集体)各10个(家)。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深化。更新廉政风险点217条,梳理防控制度456条,完善机关管理、建设领域管理制度近50项,组织系列廉政讲座和廉政党课,促进廉洁意识入脑入心。
 
相关内容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我国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发展新动能。作为我国建筑业大省,浙江省近年来在装配式建筑方面发展迅速。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开发布的《2018浙江省建设领域各行业发展情况》显示,该省2018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达5692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的18.1%,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
 
上述成绩的取得与该省认真落实并扎实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培育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建设的相关部署密不可分。2017年11月,浙江省杭州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相比而言,杭州属于国内较早开始装配式建筑探索发展的城市,不仅及时出台了地方落地政策,还都设置了具体发展目标、明确了采用范围并拿出了有效的奖励措施。经过多年发展,杭州市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工人队伍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出台,促使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事实上,在此之前,杭州市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地方版推进政策、具体项目的落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成果和实践,为之后顺利入选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称,早在2006年杭州即开始了对装配式建筑的起步探索。为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发展,2016年8月杭州提出了“十三五”建筑业发展目标,其中一项目标就是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2017年1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明确分区推进以及发展目标,并提出了编制发展规划、完善技术体系、推进住宅全装修、推行工程总承包等8项任务。对于为何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在相关公开报道中概括了两个原因:一是要鼓励建筑业改革创新,二是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根据此前国务院的相关文件,长三角区域属于装配式建筑的重点推进地区,杭州市设置的目标远超20%。另外,杭州市还明确了哪些区域或项目必须采用装配式建筑以及相应的奖励政策,这些因地制宜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信心保障和动力支撑。
 
2016年8月,杭州市提出的“十三五”建筑业发展目标明确,要培育1~2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在具体实施上,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杭州市确定了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区域、积极推进区域和鼓励推进区域。另外,自2017年起,杭州市主城区范围内所有土地招拍挂的建筑项目,都要求100%采用装配式建筑。
 
对于设置如此高要求的原因,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场处处长郭群解释说,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能够改善房屋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问题。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因此建造的速度会更快,工期可缩短30%左右。同时,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可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水,降低建筑噪音、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要按照有关规定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及时探索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作为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杭州市在装配式建筑方面起步较早,也探索出了一些地方经验,如杭州打造产业集群,为助力当地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杭州市是浙江省“建筑强市”,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5%。2017年,杭州市即提出打造装配式建筑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的愿景。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的不断提高,杭州市集开发、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产业的千亿元级链群逐渐发展壮大。
 
在推广农村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方面,杭州市临安区推出“三带图四到场”农民管理机制。在政府部门主动介入、积极引导、规范管理的同时,通过先期建成的样板农居房,让老百姓直观感受装配式建筑工期短、保温性能好、实用面积高等优势,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认可度。此外,杭州市还重视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训,由当地建筑业协会等共同举办培训班,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得合格证书。
 
相关报道:浙江提前5年实现国家确定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
 
这5年,浙江省坚持以“建筑强省”为目标,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建筑业总产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建筑业完成产值14.3万亿元,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的10%以上;建筑工业化加速推进,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63亿平方米;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累计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每年吸纳就业岗位800万个。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建筑业总产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一直保持在5.5%以上,2019年达到历史高点6.1%;2020年预计达到5.7%左右。建筑业入库税收从2015年的443亿元增长到2020年11月的670.5亿元。
 
这5年来,浙江积极响应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勇当“绿色革命”排头兵,不断朝着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十三五”期间,全省共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63亿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1.25亿平方米)的210%。其中2020年1~11月已新开工装配式建筑8838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26%,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达30.05%,提前5年实现国家确定的目标;累计建设钢结构装配式住宅528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07%;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住宅均已提前1个月并超额完成任务。